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1、学院简介

为了主动适应上海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于2005122日共同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成立学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学院目前下设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工程; 1个学术型硕士点:车辆工程专业;1个专业型硕士点:交通运输专业;在册学生达1680余人。

学院在上海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和行业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凭借校企合作的优势,依托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学体系、精锐的师资队伍、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依托学校,联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申报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试点单位、上海市十大大学生校外实习示范基地、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无缝对接”。

2、办学特色

与行业构筑“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卓越工程教育模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办学特色,吸引优秀生源、保障招生规模,并建立了教师定期轮换地铁公司挂职锻炼的制度,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保障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在学校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总目标下,2005年学院成立,经历了建设、发展与提升三个阶段,基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理事会构架,实现了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学院办学主动服务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经济,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所需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校企结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校内实验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独特的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综合训练、生产现场应用实践的“三位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机构介绍

学院下设行政机构:车辆工程系、通信信号系、运营管理系、交通工程系、中心实验室、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党务机构: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工第三党支部、车辆工程学生党支部、通信信号系学生党支部、运营管理系学生党支部、交通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直属机构: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调创新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特聘专家团队。

4、人才队伍

学院紧跟学校发展步伐,紧扣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广纳英才,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学院构成了以本院专任教师、校内学科平台教师、地铁公司技术骨干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国家级专家2名,教授8人,副教授23人,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人。

5、标志性成果

1)质量工程建设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CMA计量检测认证”认证平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程技术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科技部一级协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轨道交通委员会”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校外实习基地

上海市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教育”校外实习基地

上海市第四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

上海市实验示范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验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专业”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学科

上海市第三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

2)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3项。

主要科研获奖

时间

项目名称

所获奖项

2017

视觉与惯性融合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关键技

2017年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6

一种直槽平底涂层盲孔单槽钻头

28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

201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设计与开发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2014

便携式精确修复地铁弯道钢轨波浪形磨损打磨装置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二等奖

2013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拨赛优秀发明银奖

2013

便携式精确修复地铁弯道钢轨波浪形磨损打磨装置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二等奖高校展区二等奖

2012

基于无线通信的模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23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拨赛优秀发明银奖

2012

非接触式轨距检测车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二等奖高校展区二等奖

3)专业建设

主要教学成果

年份

项目名称

所获奖项

2017

《真实环境下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

《以“卓越计划”为目标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内涵提升与实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3

《上海市教育高地“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

《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教学体系建设与成果应用》

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校企共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先后分三批完成专业评估工作,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获得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我院交通运输专业2019年已通过教育部工程认证,正式列入全国一流本科专业范围。

近三年学院开展教学建设项目40余项,并取得一系列高水平建设成果,包含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等市级项目,项目完成情况好,结题率佳,部分专业还在结题验收中获“优”等评分;学院专业教师与中国铁道出版社合作出版“卓越计划”系列专业教材,并已在本专业群和其他兄弟行业学校:如宁波大学、苏州大学等使用,且受到较高评价。

高水平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建设成果

序号

项目类别

课程名称

1

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2

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3

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

4

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轨道交通站场》

5

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

6

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

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与探索

8

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卓越计划”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9

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校外实习体系研究

10

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11

上海市精品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12

上海市精品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

13

上海市精品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

14

上海市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

《供应链管理》

出版教材列表

编号

书名

主编

出版社

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概论

刘志钢、谭复兴

中国铁道出版社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

方宇

中国铁道出版社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英语

李小波

中国铁道出版社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

邱薇华、谭晓春谭复兴

中国铁道出版社

5

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管理

石嵘、司宝华

何越磊

中国铁道出版社

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

徐金祥、冲蕾

中国铁道出版社

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何静

中国铁道出版社

8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伤损检测技术

何越磊、石嵘

刘志钢

中国铁道出版社

9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朱海燕

中国铁道出版社

10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邱薇华

李健

中国铁道出版社

11

城市轨道交通路线与站场设计

何静、司宝华

陈颖雪

中国铁道出版社

12

数字信号处理

原萍

中国铁道出版社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

廖爱华

中国铁道出版社

1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

陈晓丽

中国铁道出版社

1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

徐金祥

中国铁道出版社

1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心理学

朱小瑶

中国铁道出版社

1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外语

李小波

中国铁道出版社

18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谭复兴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

轨道交通法规与政策

李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郑树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邱薇华

中国铁道出版社

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

黄立新

中国铁道出版社

2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管理

邱薇华

中国铁道出版社

24

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组织实践指导书

邱薇华

中国铁道出版社

6、行业服务

学院以2个“中心”为平台,面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性问题,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机构协同创新,为地方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学校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近五年,学院横向课题总经费达6000万。

1)标准制定

主持编写完成并颁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标准》(DB31/T902-2015)和《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标准》(DB31/T854-2014)。

参与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研究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规范研究》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规范研究》的前期研究《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经验借鉴与案例》和《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现状及经验借鉴研究》。

2)评估服务

轨道中心已成为上海市政府认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了上海市4条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评审工作;自2013年至今,连续5年承担上海地铁运营安全监管评估项目;2015年,受昆山市交通局委托,主持上海地铁12号线花桥-昆山段接管能力评估。

3)设备研发

研制新型轨道产品2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专用设备10余项,其中“视觉与惯性融合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关键技术”获得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轨道交通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轨道交通关键部件的实时预测及预警,为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实施在线监测,并为早期服役性能演变分析和养护维修的决策提供依据。 

4)技术服务

“轨道中心”建设的五年里共承担各类横向课题近140项,其中多项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先后为上海申通、宁波、郑州、西安、昆明、南昌、苏州等轨道交通企业培训124批次,合计4783余人次。

7、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适应上海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教育与应用对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连续4年举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关键技术高峰论坛,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研讨会”;同时为促进学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院与苏州大学、深圳大学连续5年开展“三校交流会”,共同研讨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科创、第二课堂建设、科技竞赛经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

构建了基于上海地铁9 号线的“大学生自管线”,形成了真实环境下的大学生工程应用、创新、综合能力及素养培养的育人新平台,实现了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培养。

  

  

  

  

    /